作品展示 网站首页 > 作品展示 > 正文

百年后——“百年党史,礼赞颂歌”建党征文活动一等奖作品

时间:2023年04月21日 13:38 来源: 作者:杨旭靖 阅读:

辛丑年二月廿二,余自他乡归,还济故土。以慰曾祖先灵。

余欲转至中州,遵河往北,风萧萧兮寒吾骨,浪涛涛兮销吾魂。经荆楚之地,陵岑岭大岳,冈峦险绝,青泥盘盘,关山难越,蜀道难攀,崇阿大江,不胜枚举,皆非人力之所能越,余亦非利足擅水,但值盛世,九州道路无狼豺,火车高铁,不一而足,周备非常,坐于其上,如御风而行,千里之行一日还。

既归,余踏江游湖,欲游目桑梓,览山河壮阔,赏国之英姿。

春秋代序,物换星移,前尘恍然若梦,光阴已过百年。而今日月有常,星辰有行,人民安乐,海晏河清,时和岁丰,万民允诚,四时从经。民有田可耕,有事可为,是以五谷丰登,仓廪丰实,民生在勤,勤则所想所望皆可为。

遥望九州,一泓海水,怒涛如雪,天堑无涯,四海升平,恍如唐虞世兮,麟凤游而不死。逮奉圣朝,民心向党,而党察夫民心,愿以民为本,与民同作,为民造福祉,立社稷而为民。幸哉!幸哉!

既至先祖陵墓,碧草葱翠,松柏累累,东风吹,松枝摆,余感于所遇,多可喜,亦多可悲,余幼时常闻先祖伟绩,时民国初年,朝迁市变,风雨飘摇,兵戈抢攘,民生涂炭,八方风雨袭九州,蝴蝶不传千里梦,国将不国兮,家将不家矣,一支堪得,无人可寄。每念于此,先生未尝不悲愤填膺,忧愤成疾。

先生知百姓冷暖,民生安危,顾不计奔走之劳,自入军校,在学三年,未有一刻不念及严亲家慈之叮嘱,顾记数年如一日,未敢稍有懈怠,用心于学甚劳,流辈皆称其贤,先达亦赞其志。

民国二十年,日寇侵吾东北,犯吾中华,迫吾人民,毁吾家园,山南水北,举国上下,哀嚎遍野,君知国之有难,山河未收,国耻未雪,士不可以不弘毅,是以视死如归,奋不顾身前往战事前线,欲以丹心一片报国之恩。奈何受辱于倭寇之卑劣手段,为国捐躯,英勇就义。每念及曾祖,余未尝不涕泪横流,凄入肝脾。

忆及抗日之岁月,尤感时日之艰难,数地相继沦陷,战城南,死郭北,白骨露野,生灵涂炭。十四载春秋,十四载浴血奋战,终得正果,若无党国之领导,无先祖之辈挺身而出,必无抗战之成功,更无中华之复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一死生固为虚诞,然吾今之视昔,未感悲哉。齐彭殇固为妄作,然世固有冥灵大椿,亦有朝菌蟪蛄,先生浩气千古,义高而觉身轻,知有害家国之事虽死弗为,不愿以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着乎,故不为苟得,而以身报国,惟愿一片丹心,照亮国之前路。

今余重归故里,情随事迁,忆及先辈,感慨系之,故作斯文以兴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