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展示 网站首页 > 作品展示 > 正文

《追风筝的人》读书报告——“书香致远,百人共读”活动二等奖作品

时间:2023年04月22日 20:54 来源: 作者:位佳浠 阅读:

为过去的不堪救赎,才能追求自由与幸福

都知道这是一篇关于人性救赎的小说,阿富汗富家小少爷阿米尔与仆人玩伴哈桑情同手足,一次风筝比赛后阿米尔在哈桑惨遭不幸选择了袖手旁观,他自责且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与父亲也逃到了国外。成年后阿米尔为了赎罪发现了惊天的秘密,救回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当恶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救赎。所以阿米尔的父亲一生都在行善,所以阿米尔坚持从阿塞夫手里救出索拉博。没有什么是道义凛然的,一切都是从人性的自私出发的。我想这本书之所以会引起大众的共鸣,很大部分原因是阿米尔人物塑造的成功。他怯弱,自私,善嫉,和我们大部分人一样,渴望他人的认可与·赞扬,在危难来临时做不到见义勇为,在坐错事后自我逃避。

正因如此,他的救赎过程才会显得弥足珍贵,他成长后的每一步才会得到读者的同情与支持。这个又圆又缺的角色我认为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

与姊妹篇《灿烂千阳》的比较阅读

作者所有的书都在苦难的阿富汗土地上围绕着苦难的阿富汗人民展开,所以很具有可比性。

关于救赎,救赎是《追风》的主旨,苦难反倒更多更是一种辅助描写。但《灿烂千阳》却相反,救赎在其中以一种罪恶的形式出场,最后以迟来的道歉结尾,作为女主苦难的衬托。

真主,这是两本书的共同点。其实是作者,阿富汗人民的普遍信仰。如同古兰经的出现,毛拉的出现一样,只是人的一种无助的精神寄托,最后苦苦挣扎的必须是人物自己。一切神主都只是一种悲悯的存在,这增添了很多悲剧性。

塔利班《追风》中的塔利班以个人典型阿塞夫为代表,罪行累累,残暴,虐童,强奸犯·。但《灿烂千阳》中的塔利班都是以群像出现的,更多在展示其对妇女残酷封建束缚的一面。可以说二者相辅相成,把塔利班的罪行描绘得全面详细。

结尾这是我可以吹作者一辈子的地方。全部都是神来之笔。不再过多阐述。

作者的非同反响

卡勒德胡赛尼,这个名字里的每一处空隙,都让我嫉妒。俗话说,当某个人比你优秀太多的时候,你根本嫉妒不起来。在现代文豪中,我只对他一人红眼,并不是说作者的水平低到了下限,而是作为一个写手,他满足了我关于写作所有的幻想。

我当然羡慕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无与伦比精湛的语言和光怪陆离的浪漫想象;羡慕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设立的宏大的世界群像,羡慕毛姆的行云流水,羡慕孙犁所有语言的干净透彻,等等。但是,我明白,我根本学不来这些。胡塞尼就不一样了,他的三部小说都可以用2小时的电影屏幕表现出来,甚至让你落泪,他所有的语言仿佛都可以让你共鸣,但你每回赞叹好厉害时,总会产生一种自己也可以的自信。

比如他写相逢一笑泯恩仇:山中枪炮声连绵不绝,她们看着云彩飘过月亮。这个季节最后一批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明亮的黄色弧线。她俩交换一个眼神,坦诚的,会意的眼神。在匆匆的无声交流中,玛丽亚姆知道她们已经不再是敌人了。

比如他写希望重燃;玛丽亚姆一生所遇皆非人,多年来心如死灰,不料却在这个小生命身上找到了人间的真情。从未有人如此天真,毫无保留地对她表达爱意。

比如他写友情;我们默默无声,并非我们无话可说,而是因为我们之间无需交谈——那些自出世就认识、喝着同样奶水长大的人就是这样。

诸如此类,我还能列举很多。你只需赞叹一眼,就迫不及待的把这些技巧运用给你自己塑造的人物。我只举了语言上的例子,其实作者的矛盾冲突写得才是最绝,最值得借鉴的地方。但那个我来不及展开讲了。

一切抛开时代背景而论的文学都是耍流氓

我们觉得《追风筝的人》为什么会获得极高的评价,既叫好又叫座?除了作者极强的故事叙述,感情渲染能力,其实还有妙不可言的外界因素。卡勒德胡赛尼是美籍阿富汗作家,不管他骨子里对故土有多思念,也改变不了他在15岁时战争一开始就抛弃了阿富汗。我没有半分谴责他的意思,我是想表明一点,他没有经历过阿富汗最苦难的时光,而且他受的教育大部分是美式的。也就是说,他不可避免的会以美方旁观有时候是加害者的立场看到阿富汗——最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文章中对塔利班的描写(野蛮,残暴,有恋童癖,束缚女性)。故事的背景设定涵盖了一系列复杂的历史事件,包括阿富汗君主制被推翻,苏联军事入侵,阿富汗难民逃亡,以及塔利班政权的崛起等等,但唯独淡化了美国在其中的角色扮演。好比去年,我们听到塔利班夺权成功,美国撤军阿富汗消息的时候多少有点心惊。因为书中塔利班的罪行历历在目。

然后我们开始反思,它真的真实吗?塔利班算得上罄竹难书,那美国就是真正的民主或人道主义援助吗?这本书,连同作者本人,都算得上是美国政治的一种牺牲品,一把文化宣传的利刃。我不禁同情作者,他的爱国最终免不了被利用。

对于真正的阿富汗人民来说,现实比小说还要残酷千倍。不仅有塔利班一切的疯狂极端恐怖主义暴乱,这片土地上更有美军的肆意妄为。从炮弹飞起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仁义礼智信在人心中都无足轻重甚至荒唐至极。在这兵荒马乱,朝不保夕,人心惶惶之中,背叛,偷情,民族仇恨,宗教对立都是无伤大体的事,不值得被放大。这,才是阿富汗人民的群像。

苦难后的共勉

读完这些,我们其实很难描述清楚自己的感受。

至少我能不道德地庆幸,苦难对于我们而言成了一种美的欣赏。我依旧感到悲哀,在我泣不成声的日日夜夜,千千万万的陌生人正经历着这些。

但如果可以,我想献上我的一份祝福,无关政治,无关文学。愿世界上所有的苦难之地历经沧桑后重新拥抱明月与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