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丈量不到的地方,书籍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书籍可以;触碰不到的历史,书籍可以带我们领略;达到不了的远方,书籍可以带我们欣赏。接下来,请随馆君的脚步一起走进书籍的世界吧!
图书一:老舍《骆驼祥子》
内容简介:《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
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好句摘抄:
1.雨是下给富人的,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2.乱世的热闹来自迷信,愚人的安慰只有自欺。
3.人若是看透了自己,便不会小看别人。
4.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图书二:沈从文《边城》
内容简介:该作品为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边城》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作者简介: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代表作有《边城》《湘行散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好句摘抄:1.每一只船总要有个码头,每一个雀儿得有个巢。
2.一个人记得事情太多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也不幸,体会太多事情也不幸。
3.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4.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图书三:林海音《城南旧事》
内容简介:《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经典自传体小说。该小说通过英子童椎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以孩童的视角反观成人的喜怒哀乐,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作者简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作家。3岁随父母返台湾,因台湾被日本控制便举家迁往北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生活。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被称为“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1998年荣获“终身成就奖”。
好句摘抄:1.我将来要写一本书,我要把天和海分清楚,我要把好人和坏人分清楚,我要把疯子和贼子分清楚,但是我现在却是什么也分不清。
2.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3.人总不愧是可锻炼的动物,饿惯了也就不觉得怎么样了。
4.善良的本性,虽在如此纷乱丑恶的人间,却并未从我们的第二代失去,这是多么令人喜悦的事情。
图书四:史铁生《我与地坛》
内容简介:《我与地坛》是长篇哲思抒情散文集。本书总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抒发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表达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怀念;第三部分表述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
作者简介:史铁生,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返回北京医疗。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代表作:《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等。
好句摘抄:1.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
2.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3.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4.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悬崖的边缘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
林语堂先生说过:“读书本来就是至乐之事。”绿叶摇曳,花木灼灼,在这个热烈而明媚的夏天,让我们一起去做人间至乐之事,寻一方清净之地,手捧一卷书,徜徉在书香世界里,感受文字的美好。